發布時間:2023-06-27
端午假期期間,京津冀、山東等北方多地出現超過40℃以上的極端高溫,其中北京觀象臺觀測史上出現連續三日超40℃。
**氣象臺指出從27日開始至7月初,京津冀、山東等地部分地區將繼續受到高溫炙烤,高溫強度與端午假期相當,局地氣溫依舊會突破40℃,并有可能打破歷史極值,具有一定極端性。
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,全球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。為保證極端天氣影響下尖峰用電負荷出力,保障新能源上網+負荷平衡,新型電力體系有望加速建設。
新型電力系統概念
新型電力系統是以承載實現碳達峰碳中和,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為前提,確保能源電力安全為基本前提、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電力需求為首要目標、以**化消納新能源為主要任務,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樞紐平臺,以源網荷儲互動與多能互補為支撐,具有清潔低碳、安全可控、靈活高效、智能友好、開放互動基本特征的電力系統。
黨的二**報告提出,“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”“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”。
在我國,能源活動占二氧化碳排放的88%左右,而電力行業碳排放又占能源行業碳排放的42%左右。因此,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能源是主戰場,電力是主力軍,新型電力系統則是其中的關鍵載體。
近年來,我國電力系統發展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。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底,我國各類電源總裝機規模25.6億千瓦,西電東送規模約3億千瓦。
2022年,全社會用電量8.6萬億千瓦時。與此同時,電力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加速。2022年,我國風電、光伏發電量1.2萬億千瓦時,占總發電量的14%,分別比2010年和2015年提升13個、10個百分點。
微電網與虛擬電廠相結合是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趨勢
當前,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目標和路徑已經明確,但關于如何構建目前仍處在探索階段,**還是發展模式不清晰。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面臨不少問題,需要突破一些瓶頸,微電網是其中之一。
微電網又稱微網,服務于分布式新能源,通過微循環的網絡優化化解分布式新電源的不確定性,有助于就近消納,進而平抑新電源的分散和波動對大電網的影響,是新型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。